最近陽明山的熱度真的是爆表,昨天小編挑戰15連峰,硬是被陽光打得頭昏眼花,差點在山徑上直接熱當機。(只好在擎天崗先行告退)
2025年夏天根據多方氣象預測,很可能再度刷新史上最炎熱的紀錄。隨著時序即將邁入五月,天氣轉為又悶又燥,在山裡活動時,身體對熱的負荷也比春秋季大得多。
如果忽略了高溫帶來的威脅,從輕微的中暑、脫水,到嚴重時甚至引發熱衰竭,風險都不容小覷。所以這次就整理出幾個夏季登山必備的注意事項,讓大家即使在酷暑中,依然可以安心享受山林的美好與挑戰。
1. 早出發,避開高溫時段五月的早晨,五點天也漸漸亮了,盡量安排清晨出發的行程,中午前下山或到涼爽地點休息。
中午11點~下午2點是最容易中暑的時段,避免曝曬在陽光下。
2. 水分準備要充足至少每小時補充500~1000ml水,高溫天氣下甚至更多。
除補充水分外,帶上電解質補充品(膠囊、粉),避免只補水造成低血鈉。
記得邊走邊喝,小口小口補充,不要等口渴才喝。
3. 穿著與裝備輕量防曬穿著淺色、透氣排汗的衣物(如涼感衣、登山短袖短褲)、袖套。
戴帽子(寬邊或遮陽帽)、擦防曬乳(防水型更好)、太陽眼鏡、透氣脖圍。
可以攜帶冰敷巾、冷卻噴霧或遮陽傘。
背包宜輕不宜重,捨棄不必要的裝備
4. 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:中暑與輕微熱衰竭症狀
頭暈、冒冷汗、心跳異常加快、噁心、四肢無力,都是警訊。
這時要立刻找陰涼處休息、補水、降溫,必要時求救或下撤。
千萬不要硬撐,因為中暑惡化很快!
5. 行程規劃與隊友溝通夏季行程盡量縮短時間,選擇有遮蔭、溪流、高海拔的路線。
跟同行夥伴事前說好撤退標準,例如誰出現中暑徵兆就馬上折返。
每人至少攜帶足夠水量+電解質+足夠碳水。為避免背負過重的水,可以事先調查路線上的補給點來減輕重量。老話一句,功課做得越多,越能輕鬆寫意的完成行程!
6. 提前做好「熱適應」訓練夏季登山不只靠當天的防護,平時就開始進行熱適應訓練,讓身體逐漸適應高溫環境,降低中暑與脫水的風險。
熱適應方式可以很簡單,例如:
在較涼爽的時段(如清晨或傍晚)適度增加活動量,逐步拉長曝曬時間。
逐漸延長熱天戶外運動的時間,讓身體學會更有效地調節體溫與排汗。
熱適應必須循序漸進,每次增加的時間或強度不宜太快,且過程中一樣要充分補水與休息!
作者:Hank